2025年10月13日,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召开,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,探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。
据统计,全球尚有超过6亿妇女和儿童深陷战乱冲突,约10%的妇女和儿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。
行之苟有恒,久久自芬芳。
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,指引着各国人民携手前行。在这宏大的时代叙事里,无数女性以她们独有的温柔与坚韧,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。厦门南洋学院的青年女教师王今,便是其中一抹温暖而坚定的亮色。她跨越山海,前往肯尼亚内罗毕的基贝拉贫民窟支教,用爱点亮她自己与孩子的人生旅程。本期我们继续对话青年教师王今,倾听她与基贝拉孩子的故事。
爱无界那一刻我觉得被孩子们接纳了
王今回国后第一次接受了我们线下的采访,相比去肯尼亚支教前的模样,她的肤色晒黑了些,眼睛洋溢着一种祥和又向上的力量。
王今说那是在内罗毕第二天发生的事情。课堂上,王今告诉了孩子们她的电话号码,第一天的教学冷遇让她有些受挫,没想到的是这次基贝拉的孩子们争先恐后记下她的手机号码。学校里的黑板磨损严重,王今便在她买来的白纸上写下一串阿拉伯数字。看到孩子们一笔一划认真记下她的电话,王今颇为感触。“那一刻,我觉得被孩子们接纳了。”
课间休息的时候,王今接到家里的视频电话,基贝拉的孩子们围着她,好奇地看着她手机里出现的中国女人,后来他们排着队,一个个和王今母亲打招呼,有的做鬼脸,有的挥手,有的用蹩脚中文说你好;王今母亲看到王今身后朝她挥手的皮肤黝黑的非洲孩子们,用简单的英文语句和孩子们打招呼,遇到用中文问好的孩子,她也热情地用中文回应,超越语言与地域的界限,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,双方传递着善意。
“我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,是她让我明白女性不论在什么年纪,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,实现自己的理想。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,但是一点一点的力量积聚,也能带来很大的能量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行动,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点积极的力量。”王今眼神坚定,语气里带着一丝柔情。
“我把教案都改了。”王今翻出她出国前精心准备的教案,这些教案最后又原封不动带了回来。在基贝拉学校刚开始上课的时候,她发现自己教的东西孩子们根本用不上,她没有气馁,而是把教案推翻,重新备课,教给孩子们更实用的内容。“希望帮助他们在日后找工作时能用上。”
爱无界“蛋糕”里的祝福
“厦门在哪里?”
“厦门,它在中国东南部,福建省,那是一座很美丽的城市,可以看到大海。我工作的地方,厦门南洋学院,那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学校。”孩子们围在王今身旁,看着她手机中的城市面貌,看着湛蓝的大海,看着厦门南洋学院的校园环境,看到校园里两只黑天鹅嬉戏的视频,引发孩子们的阵阵笑声。
王今敞开自己的怀抱,轻轻拥着孩子们,孩子们看着美丽的校园,眼睛中闪着星星,端着手机看了大半天也不愿放下,他们告诉王今,很喜欢大海,也很喜欢王今的学校,它真的太棒了。
绘画课上,王今为孩子们准备了彩笔和白纸,让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,画下他们的愿望,孩子们有的画披萨,有的画蛋糕。特别是蛋糕,孩子们非常喜欢,因为他们根本吃不上,所以蛋糕在他们心里是珍贵的、神圣的。自从听了王今的介绍,看了厦门南洋学院的图片和视频,孩子们在课堂上,用手中的画笔,绘制他们心中的蛋糕,说要送给王今工作的学校——厦门南洋学院一份生日礼物。
白纸上,五颜六色的蛋糕,2025年的标志,刚学会写的福字,孩子们把这几天王今教给他们的知识,都汇聚在了一张画纸上,蛋糕里,这是他们对厦门南洋学院25周岁的真挚祝福。这份纯真的祝福,跨越了千山万水,承载着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。
爱无界“再见”
“你为什么来这里?”这是王今来到非洲后,当地的人问得最多的一句话。在内罗毕国家博物馆,讲解员听到眼前这名中国女人是来支教的,感到惊讶之余,她说非常感谢王今能够来到肯尼亚,当地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多。
王今向孩子们介绍了她很钦佩的一位女性——《走出非洲》作者,丹麦作家凯伦·布里克森(笔名伊萨克·迪内森);还向孩子们讲述了内罗毕有一条用旺加里·马塔伊命名的马路,介绍旺加里·马塔伊带领农村妇女植树造林,改善生态环境,通过售卖水果、树木增加收入的故事。孩子们还了解了中国的城市、文化和教育,打开了“看世界的窗户”,也在心中种下了对未来的希望之种。
“最后一天走的时候,孩子都跑过来拥抱我,但是有一个小男孩叫Hakuna,他只是坐在学校的土地上,平时他就很害羞,这次他也是远远地看着我,可走到学校铁门的时候,他忽然抬起他的手臂,挥手向我告别,用中文大喊着‘再见’。转头的时候我就绷不住流泪了。”询问王今流泪是否因为不舍而哭泣,王今摇摇头,笑着说因为她教孩子们用中文说“再见”的意思是:
我们还能再见面。
十几天前,他们还是陌生人,十几天后,这一声“再见”,一个悄悄的约定,将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。
“这一段非洲支教的经历,是我人生中很宝贵的经验。无论是在中国山区支教,还是到非洲贫民窟支教,未来我都会继续把社会服务做下去。虽然我只有一个人,但是我相信,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。”
王今的支教经历,是无数女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一个缩影。
在全球范围内,女性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从推动教育公平到促进文化交流,从关注弱势群体到推动可持续发展,女性以她们的细腻、坚韧和爱心,为世界带来了温暖与希望。
王今也表示,作为一名女性,一名青年教师,也是一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,她将以“命运与共”的博大胸怀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,让我们以优秀女性为榜样,携手共进,跨越山海,用爱与行动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,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、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!